Search

關於搶反彈這件事

-

在一個下跌趨勢中,沒有人可以精準預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關於搶反彈這件事

-

在一個下跌趨勢中,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反彈點,在一個上漲趨勢中,也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下跌點,而這樣的判讀也是非常主觀的,看投資人本身對於市場的氛圍跟經驗。

假如非不得已想要搶反彈的話,先將風險放在第一位,從風險概念往下延伸,投資人需要思考:遇到極端走勢時該如何應對、使用的工具為何、要怎麼搶、搶多久、搶多少,最重要的是這個反彈點值不值得你去搶。

-

在5/17搶反彈的投資人可以依照自己的熟悉度去操作,自己使用的工具為BC和權證,使用衍生性商品時,盡量不要想買在最低賣在最高,自己在退場的時候也很少買賣過最好的位置,但總希望自己能買賣在適合的位置與部位,投資交易的規劃除了價格與部位以外,背後的時間與空間也很重要,去推敲可能的時間與長度,去決定要使用的工具或個股。

在這次搶反彈的行情中,因為遇到結算日,將部位下在BC跟權證的衍生性商品,主要是考量到背後極端值的風險,以風險來說這兩樣商品的時間流失速度很快,勝率通常會較低但考量的是時機

在5/17切入時,考量到這些部位願意讓他全部賠光才進場,在切入的同時除了要考量以上說問題時,在實際面還要考量到流動性跟其他人為因素

假設5/18繼續下跌,權證的部位實際上是賣不出去了,券商有很多技術性問題,不管是人為或非人為,而選擇權BC的話碰到極端值時,時間價值會掉超快也因為靠近結算日以及滑價問題很難賣出。

相反的是,假設看對,後面的獲利會比較可觀,因為槓桿倍數大損失可控,考量風險與報酬後選擇這兩樣商品切入,當然可以使用其他槓桿商品像是融資、期貨、選擇權SC搶反彈,但後三者都有可能會超額損失所以決定放棄,這樣的作法是以風險優先,並不是他人認為的槓桿就是風險大。

-

槓桿依然是一件風險很大的工具,不建議新手投資人使用,甚至都不使用也沒關係,但如果真的要使用,要記得「自己去槓桿」,如果投資人不自己主動去槓桿,讓市場價格逼投資人去掉,這個損失會很可觀,5月份震盪的多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#投資就是一連串計畫性的冒險
#今早MSCI調整晚上聊一下市場看法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一千個交易的日子 一萬個小時的投入 實際而簡單明瞭的方式 在這個平台上 我會與大家分享全職交易人的觀點 以及對台股及新聞時事的分析與看法 更多分享平台 https://linktr.ee/wealtholic
View all posts